防水卷材的施工工藝流程及施工規范直接影響防水工程的質量和耐久性。以下是常見的施工流程及關鍵規范要求,適用于不同類型的防水卷材(如SBS、APP、高分子卷材等)。
一、防水卷材施工工藝流程
1. 基層處理
清理基層:清除灰塵、油污、松動物,確?;鶎訄詫?、平整、無裂縫。
修補缺陷:用水泥砂漿修補孔洞、裂縫,陰陽角做成圓弧(R≥50mm)。
干燥度檢測:基層含水率≤9%(可用1m2塑料薄膜覆蓋24小時,無水珠為準)。
涂刷基層處理劑(底油):增強粘結力,待干燥后再施工(通常為4~6小時)。
2. 附加層施工
部位加強:在陰陽角、管根、水落口等易滲漏部位,先鋪設附加層(寬度≥300mm)。
材料匹配:附加層材料與主防水層一致,采用滿粘或熱熔法固定。
3. 防水卷材鋪貼
(1)熱熔法(SBS/APP改性瀝青卷材)
彈基準線:確定鋪貼方向(順排水方向或長邊搭接)。
加熱卷材:用火焰噴槍均勻加熱卷材底面和基層,至瀝青層熔化(避免燒穿)。
滾壓排氣:邊加熱邊鋪貼,用壓輥排出氣泡,確保粘結密實。
搭接處理:長邊搭接≥100mm,短邊搭接≥150mm,接縫處需二次熱熔密封。
(2)冷粘法(自粘卷材、高分子卷材)
撕隔離膜:自粘卷材直接粘貼,無需加熱。
滾壓密實:用橡膠輥壓實,排除空氣。
接縫處理:自粘卷材搭接邊需專用密封膏封閉;PVC/TPO卷材需熱風焊接。
(3)機械固定法(TPO/PVC卷材)
固定點間距:根據風荷載設計(通?!?00mm),使用專用墊片和螺釘固定。
焊縫處理:接縫處用熱風焊機焊接,檢測焊縫氣密性(氣壓或真空檢測)。
4. 收口與密封
立面收口:卷材上翻高度≥250mm(屋面≥300mm),用金屬壓條或密封膠固定。
管道處理:采用金屬箍或密封膠加強密封。
5. 保護層施工
非上人屋面:涂刷淺色反射涂料或鋪設礫石層。
上人屋面/地下室頂板:澆筑40mm厚細石混凝土保護層。
地下室外墻:粘貼泡沫板或砌磚保護層。
二、施工規范與質量控制
1. 材料驗收
檢查合格證、檢測報告(如拉力、延伸率、低溫柔性等)。
現場抽樣復檢:按規范要求送檢(如GB 50208-2011)。
2. 環境要求
溫度:熱熔法施工環境≥-10℃,冷粘法≥5℃。
天氣:雨雪、大風(5級以上)天氣禁止施工。
3. 搭接與粘結質量
熱熔卷材:搭接邊溢出瀝青油(寬度2~3mm)為合格。
焊接卷材:焊縫無漏焊、虛焊,檢測合格率100%。
自粘卷材:無翹邊、空鼓,粘結面積≥90%。
4. 驗收標準
閉水試驗:屋面蓄水24小時(水深≥20mm),地下室背水面檢查無滲漏。
外觀檢查:無皺折、鼓泡、破損,接縫嚴密。
三、常見問題與處理
空鼓:基層潮濕或加熱不均導致,需切除后局部修補。
搭接不牢:熱熔不足或冷粘膠未壓實,需重新處理接縫。
滲漏點:檢查管根、陰陽角,采用密封膠+附加層加強。
總結
關鍵控制點:基層處理、附加層施工、搭接密封、保護層設置。
規范依據:《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7)、《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8)。
嚴格按照工藝流程和規范施工,可確保防水卷材系統達到設計使用年限(通常1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