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防水工程是建筑防水的關鍵部分,主要用于防止雨水、潮氣滲入墻體,避免出現發霉、剝落、空鼓等問題,同時保護建筑結構和室內裝飾。以下是關于外墻防水的系統介紹:
一、外墻滲漏的主要原因
材料問題
墻體砌筑材料(如磚、混凝土)存在裂縫或孔隙。
外墻飾面材料(如瓷磚、涂料)防水性能不足。
施工缺陷
砌筑砂漿不飽滿,存在空鼓。
外墻抹灰層開裂或未做防水處理。
窗框、空調孔等節點密封不嚴。
環境因素
長期雨水沖刷、凍融循環導致材料老化。
風壓使雨水滲入墻體內部。
二、外墻防水材料選擇
1. 防水涂料
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JS防水涂料)
適用于混凝土、磚墻,粘結力強,耐候性好。
丙烯酸防水涂料
彈性好,適用于外墻涂料飾面,可調色。
有機硅防水劑
滲透型,不改變外觀,適用于已完工墻面。
2. 防水砂漿
聚合物防水砂漿
用于外墻抹灰層,提高抗滲性。
纖維增強防水砂漿
抗裂性好,適用于易開裂基層。
3. 防水卷材(較少用于外墻)
PVC/TPO防水卷材
適用于幕墻結構或特殊防水需求。
4. 密封材料
硅酮耐候密封膠(用于窗框、伸縮縫)
聚氨酯密封膠(高彈性,耐老化)
三、外墻防水施工工藝
1. 基層處理
清理墻面浮灰、油污、空鼓層。
修補裂縫(用防水砂漿或環氧樹脂)。
確?;鶎訄怨?、平整、無明水。
2. 防水層施工
(1)涂料防水
涂刷2~3遍,每遍方向垂直,厚度≥1.2mm。
加強窗框、管道周邊、陰陽角等部位。
(2)砂漿防水
采用防水砂漿抹灰(厚度10~15mm)。
分兩次施工,避免開裂。
(3)節點處理
窗框四周:打膠+防水涂料加強。
空調孔、穿墻管:用密封膠封堵,并做防水附加層。
外墻磚飾面:磚縫采用防水填縫劑。
3. 保護層施工
涂料防水層可做飾面層(如真石漆、彈性涂料)。
卷材防水需做保護層(如砂漿或裝飾板)。
四、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問題 原因 解決方案
墻面滲水 防水層破損或未覆蓋到位 修補裂縫,重新涂刷防水涂料
瓷磚空鼓脫落 基層空鼓或防水層失效 鏟除空鼓磚,重做防水+粘貼
窗框滲漏 密封膠老化或施工不當 剔除舊膠,重新打耐候密封膠
外墻發霉 長期潮濕+無防潮層 增加透氣性防水涂料+通風改善
五、驗收標準
目測檢查:無裂縫、無空鼓、無滲水痕跡。
淋水試驗:用水管沖淋外墻30分鐘,檢查內墻是否滲水。
粘結強度測試(適用于涂料):用拉拔儀檢測是否達標。
六、新型外墻防水技術
納米防水涂料:超疏水,可形成“荷葉效應”。
自修復防水材料:微膠囊技術,裂縫后自動修復。
光伏一體化防水:結合太陽能板,兼具防水和發電功能。
七、注意事項
施工環境:避免雨天、高溫(>35℃)或低溫(<5℃)施工。
材料匹配:防水涂料與飾面材料需相容(如丙烯酸涂料+乳膠漆)。
定期維護:每3~5年檢查一次密封膠和防水層狀態。
總結
外墻防水需結合材料選擇、節點處理、規范施工三方面,加強窗框、管道、伸縮縫等易滲漏部位。建議選擇耐候性強、彈性好的防水材料,并確保施工質量,以延長建筑使用壽命。